间鸦雀无声。
不得不承认,陈子昂所言直指要害,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陈子昂瞥了一眼眉头紧锁的顺帝,见他沉默不语,这才低头继续说道:
“第二个原因在于,此次陆北羽能重创彭胡子,斩杀其麾下十二护法中的四位,还重伤了他的得力助手风中雨,这表明了两件事。”
“哪两件事?”顺帝一愣...
首要之事,离开苍穹山脉,彭胡子的威势便不再如他所言。陈子昂嘴角浮现出微妙的笑意,“加之此番重挫,料他必有所收敛,不敢轻易露面。若以军力围剿,他深藏幽林,我们将空手而归。”
“其次,彭胡子为何要对陆北羽下手,此事颇耐人寻味。”陈子昂稍作停顿,继续道。
“无非两点原因。”他分析道。
“其一,陆北羽推行的‘恩威并施’策略已然见效,各地盗匪皆在窥探,令彭胡子心生疑虑。”
“我听说侠义之岛传出风声,似有与朝廷缓和之意。”
“再者,陆北羽的举措触动了朝中或地方某些人的利益。特别是单凤山之事,断了某些人的财源。他们与彭胡子暗中勾结,借彭胡子之手除去陆北羽以泄愤。”
“你是说,此刻站在殿内之人,亦有彭胡子的党羽?”顺帝闻言,勃然大怒,猛地站起身来,龙椅震动,仿佛预示着怒火滔天。
天子一怒,伏尸百万。
下方群臣顿时噤若寒蝉,心中畏惧,纷纷偷瞄向陈子昂。
面对顺帝的雷霆之怒,陈子昂面不改色,冷静异常。而一旁的文天达却皱紧了眉头。
他敏锐察觉到,今日朝议的气氛颇为不寻常。
叶明身为大将军,大顺军的领袖,建议出兵平定彭胡子并无不妥。但那些年轻气盛的臣子竟敢高声附和,这就有些异常了。
文天达记得,上次他们在朝会上这般喧嚣,不久后秦风便回归,执掌了国学院。当年正是因为他与秦风不合,秦风才被迫离开朝堂。
文天达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,自然明白其中的门道。他推测,顺帝早已萌生围剿彭胡子的念头,今日之举或许是顺势而为。
然而,他不解为何陈子昂会提出反对意见,这与他一贯稳健的表现相悖。
直到此刻,文天达才恍然大悟。陈子昂或许另有所图,意图扩大彭胡子之事,借机打击自己。
只是,朝堂之上,仅凭口舌之争无法轻易说服顺帝。因此,他并不十分忧虑。
然而,陈子昂话锋一转,说出一番出乎意料的话。
“陛下息怒!”陈子昂接着说道。
“诸位大人所言极是,若非有人与彭胡子暗通款曲,他们如何能在江畔制造如此浩劫?若无人相助,他又怎能得到我大顺边军独有的制式盔甲?”
故此,老臣以为,此刻比围剿诺恩胡须领主更为亟待的,是净化我国泰亚利亚的官僚体系,将这些腐败之徒悉数铲除。
泰亚利亚王的眉宇间凝聚着忧虑,微微颔首,“丞相所言极是,退朝后,你与太傅及尚书们,前往朕的藏书阁共商此事。”
说完,他的目光重新投向陈子昂,“丞相,你提及的第三个理由,究竟是何意?”
此刻,泰亚利亚王的语气柔和不少,对陈子昂也更为礼敬。
陈子昂继续回应:“第三个原因,既然陆北羽推行的政策显现出效力,那么正是我们扩大影响的好时机。让全世界见识到陆家堡的威严。”
“见识陆家堡的威严?”泰亚利亚王皱眉,略感困惑。“这其实很容易理解,就是给天下的强盗们一个归顺的希望。”陈子昂略显凝重地说道,“如果他们能向朝廷效忠,就能如同月光群岛的居民一样,得到王室的庇佑,不仅能过上安宁的生活,还能免受欺凌。”
“如此,陛下先前设立陆家堡为试验之地的决策,便可逐步向各地推广了。”
“这样一来,若能解决全境的盗贼问题,大泰亚利亚自会更加和平。”
“没了匪患,我们就能全力发展经济与军事,那时我们的泰亚利亚将更加繁荣。”
陈子昂的话语直击泰亚利亚王的心扉。当初,蔡敬云推荐陆北羽时,也曾这样向他描绘过。
消除泰亚利亚的盗匪困扰,这是泰亚利亚王长久以来的愿望。
可多年过去,成效并不显着。
因此,他从一开始就对陆北羽的奖惩并用政策抱有厚望。
只是这段时间,世事繁多,北方战火再燃,令他无暇顾及。
这份奏章,让他意识到,陆北羽一直处在艰难之中。
然而,他在此之前对此一无所知。
泰亚利亚王对陆北羽,内心其实有些复杂的情绪。
因为他是秋云的儿子。
但那些旧事,已经是二十余年前的尘封过往。
秋云已逝,他以为自己能彻底释怀。
所以他收到蔡敬云的信后,立刻赞同了蔡敬云的建议。
第273章 三重秘因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